水產品運輸可通過水、陸、空進行。運輸方法包括傳統(tǒng)密閉式運輸法、無水濕法運輸、干法運輸和科技含量高的機組運輸。此外,還有眾多的輔助運輸手段,如麻醉輔助運輸?shù)取?/span>
1. 傳統(tǒng)的密閉式運輸法
密封式運輸所使用的工具通常是尼龍袋。運輸方法是先往尼龍袋中注入約1/3袋的水,然后放入適量水產品,排出袋內的空氣后,向袋內充氧,最后將袋口扎緊。但是當所運的魚類是大口鲇、叉尾、云斑和鱖魚等鰭條有硬刺的魚類時,為了防止其將袋子刺破而影響運輸結果,用橡膠皮充氧袋或用2~3層尼龍袋運輸較安全。可將尼龍袋扎口后直接運輸,也可以將尼龍袋放在盛有水的大容器內,在水中加冰,讓塑料袋浮于水面。這樣可以起到防震的作用,同時間接降低了水溫,以降低魚的新陳代謝強度,保持了袋內的良好水質。當采用尼龍袋運輸時,途中要注意檢查,是否有松口或者袋子被刺破的情況,要及時換袋和補充氧氣。如果運輸途中不方便攜帶氧氣瓶,可以準備多只已充氧的備用尼龍袋。
2. 無水濕法運輸
還有一些比較特殊的魚,如鰻魚、泥鰍、烏龜和黃鱔等,在運輸中,它們并不一定要完全浸泡在水中,只需要保持皮膚的濕潤即可存活,大大簡化了運輸過程。運輸時采用水草裹住魚體或對魚體淋水等方法以維持一個潮濕的環(huán)境,避免水分的大量蒸發(fā)和表面干燥而影響呼吸,使魚能借助皮膚呼吸作用生存一定時間。但要注意防止太陽直射。此種方法也可長距離(2~6天)運輸,成活率達90%。
3. 干法運輸
干法運輸主要是指無水充氧包裝和低溫木屑包裝運輸。運輸密度大,成本低,不需要進行水質管理。以日本對蝦為例,包裝運輸時直接往袋中放5千克的活蝦,攤平后充氧,然后封口放入泡沫箱中密封。木屑包裝運輸是將已經(jīng)在-15℃冷凍間內冷凍48小時的木屑鋪在箱底約1厘米,然后攤平放約1.7千克的蝦,再放一層木屑,接著放3.3千克左右的蝦,一般擺2~3層,再蓋上木屑,然后在箱內側封上冰袋,最后封箱。干法運輸時,經(jīng)過10~18小時,存活率高達90%。
4. 機組運輸
長途且較大規(guī)模活魚運輸時,一般采用集裝箱或者專門的汽車運輸機組,具有自動化、易操作和運輸量大等優(yōu)點。運輸裝置一般由發(fā)電機組、照明裝置、循環(huán)水泵、制氧機、過濾裝置、殺菌裝置和制冷機及活魚倉組成,其中過濾和殺菌是兩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過濾主要是去除水體中一些固定顆粒物和氨氮,目前應用于過濾的材料也比較多。用于汽車運輸機組中的過濾裝置是:在腈綸棉粗濾和活性炭吸附除臭的基礎上,再用膜式微孔過濾器精濾。活魚船空間較大,在甲板面積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使過濾面積足夠大,過濾材料為細沙+活性炭+珊瑚石。日本頗受推廣的過濾裝置有兩種:一種是以泡沫分離裝置為主,生物過濾為補充的過濾器;另一種是碳化棉過濾器。有資料顯示,沸石去除氨氮效果顯著。在運輸機組中,用于殺菌的方法主要有臭氧和紫外線殺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