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標簽具有體積小、容量大、壽命長、可重復使用等特點,具有很強的環境適應性,可支持快速讀寫、非可視識別、移動識別、多目標識別、定位及長期跟蹤管理。RFID技術與互聯網、通信等技術相結合,可實現全球范圍內物品跟蹤和信息分享。RFID技術應用于物流、制造、公共信息服務等行業,可大幅提高管理與運作效率,降低成本。RFID技術應用在物品的流通環節,實現物品跟蹤與信息共享,徹底改變了傳統的供應鏈管理模式,極大地提高了企業運行效率。在具體應用方面,主要包括倉儲管理、物流配送、零售管理、集裝箱運輸、郵政業務等。
RFID技術在冷鏈物流領域應用的目標就是要保持易腐貨物始終處于低溫狀態,從而保證質量,減少物流過程中的損耗。因此,冷鏈物流過程對溫度控制的要求非常高,任何一個環節的溫度出現問題,都可能造成物品的變質腐爛或者污染。由于信息更精確,企業及其聯盟可以建立應用RFID技術覆蓋全程冷鏈的冷鏈檢測中心平臺,有效控制全程冷鏈。
第一,應用RFID、GPRS等物聯網技術提供低溫倉庫進出倉車輛、集裝箱、貨物的全智能化管理,有助于提高低溫倉庫的作業效率,實現電子車牌一卡通。在卸載區域自動通知開門并自動登記;有效管理卡車通行,實時監控進出狀態;縮短等待時間,提高運營的效率:優化卡車通行的管理,加快物流的過程,從而降低產品的損耗、保證安全,提高企業收益。
第二,實現冷鏈中的溫控。可以通過RFID技術的電子代碼(EPC),監控集裝箱內不同包裝單位的不同溫度,連續記錄溫度變化的數據和相應的時間,準確掌握冷鏈管理中最重要的運輸環節中的溫度變化。應用RFID技術,易腐貨物在冷鏈全程都會被及時、準確地跟蹤,并做到透明化。
基于RFID芯片的EPC碼、追蹤和分享產品信息的EPC全球網絡,這兩項技術使全程冷鏈追蹤和信息共享成為現實。RFD標簽包含一塊小型電腦芯片和一個無線裝置的紙質或者塑料標簽,這套裝置可以發射一組包含EPC碼的射頻信號。但RFID高昂的價格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圍,僅限于一些昂貴的貨物。這套裝置可以掃描一個或者一組貨物上的EP℃編碼,無須直線掃描,即可從幾米之外把編碼和信息傳送到聯網的電腦中。聯網軟件可以管理并在整個冷鏈中共享這些易腐貨物信息。
第三,實現易腐貨物可追溯。比如,生豬從養殖階段開始,就為其佩戴載有其唯一ID號碼的RFID標簽,在飼養過程中采集并記錄所有相關信息,應用動物射頻芯片管理系統來處理生豬養殖信息,對單個生豬生長全過程進行記錄,獲取有關生豬的飼料、病例、喂藥、轉群、檢疫等信息并進行數據分析和管理。在運輸階段養殖場將出欄豬通過固定的運輸車輛運輸,并且每車生豬的RFID標簽通過讀寫器記錄到動物產品RFID信息登記卡上,并經生豬產品RFID檢疫卡道口,檢疫登記后前往指定屠宰場,數據通過專線傳至管理中心。在屠宰階段全過程都需要在掛鉤上安裝RFID芯片進行過程管理和追蹤,凡需要對原料進行分切的環節,均對標簽進行復制張掛,使識別號碼跟隨原料完成整個分割加工過程。在生產線末端,對完成加工的產品進行包裝時,讀取RFID標簽上的信息,通過系統轉換打印成條碼標簽貼在產品的包裝上;在零售階段,顧客通過推車上的“購物助手”可以方便地找到需要的肉類產品:當顧客從貨架上取下商品后,裝有RFID識讀器的貨架就會自動記錄貨架上存貨的情況,并及時通知倉庫補貨;店員不再需要多次搬運和掃描,當顧客將裝有商品的推車推至收銀臺時,所購物品的清單和價格已經顯示在電腦上;在走出店門之前,識讀器在瞬間就可以實現商品的自動智能銷售結算,并從顧客的結算卡上自動扣除相應的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