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發溫度低于-35℃的制冷系統,在生產運行中,回氣管道有時會有“咣”“咣”的沖擊聲,同時伴有管道的振動。這種現象是兩相流(氨泵供液系統回氣管道內為兩相流)的流型為“柱塞流”,由于氣相、液相的可壓縮性及質量和速度都不同,在管道閥門、彎頭等局部阻力處產生激振力而產生的一種現象。它與系統運行工況、操作控制、傳熱及傳質情況、介質流動狀態、管系的布置情況等一系列因素有關。可能的原因和處理方法如下:
a.蒸發器距離制冷機房距離過遠。發生這種現象的系統,蒸發器與制冷機房的距離都大于50m,系統中有較長的直管段,尤其是多個蒸發器回路共用一臺低壓循環桶時。
b.供液循環倍率不合適,一般循環倍率過大。循環倍率過大的回氣管道中,兩相流的流型容易形成“柱塞流”,產生回氣管道響聲。操作中應根據負荷情況控制液氨循環倍率在3~4倍之間,調整供液量時,應緩慢操作,防止因液體流量變化過快,產生“氣錘”現象,造成供液管道振動和響聲。
c.蒸發器負荷波動大。系統負荷穩定時,回氣管內的流體形態是相對穩定的,負荷變化時流型就會發生變化,很多系統正常運行時沒有問題,當負荷突然增加時回氣管就會產生“咣”“咣”的響聲。
例如,單體速凍機空庫降溫時很正常,開始凍結生產時,回氣管就會產生幾聲間斷的“咣”“咣”響聲。這樣的系統操作時要注意:空庫降溫達到使用要求時,先關小系統供液量,等過5~10min后開始入庫凍結,再過5min后,緩慢調節系統供液量,使之與系統負荷相匹配;產品開始入庫時,應采用“由少漸多”的方式,減緩冷負荷的變化。
d.回氣管道有“液囊”存在。“液囊”的存在嚴重影響回氣管道中液體的流動,應予以消除。
e.回氣管道坡度不夠。由于管道安裝空間的限制或其他原因,導致回氣管道安裝坡度不夠時容易產生液體流動不暢,引起管道響聲發生。
f.回氣管管徑選擇及設置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