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連桿小頭的修復
連桿小頭襯套由磷青銅制成,要注意油槽是否暢通,銅套拉毛時最好換新。裝入新套后,要用相應直徑的絞刀絞一下,以保證銅套和活塞銷的正常間隙(一般為0.05mm),紋孔通常用手工進行,小型襯套可夾持在虎鉗上,雙手握住絞刀。邊轉動邊推進;大型襯套可用特制絞刀或在機床上進行。為了保證銷孔兩端的同心度,最好選用有導桿的或刀刃較長的絞刀。調整絞刀時,要考慮到絞后孔的尺寸會略大于絞刀尺寸(通常為0. 02-0. 03mm左右)。為了保證與活塞銷有良好的配合,絞孔時要用內徑千分尺檢查,或用活塞銷試配,如果能用一手之力輕輕拍入銷孔并能轉動,說明配合良好,并用角尺檢查活塞銷孔中心線與軸線的垂直度,見圖5-22。
如果沒有絞刀,可在襯套內孔涂油后,用木錘輕輕把活塞銷打入,然后再打出。這樣套內便有碰痕,用刮刀刮修碰痕,直至活塞銷全部進入銅套并能轉動為止。活塞銷和小頭襯套最好同時更換,因為一般都是活塞銷先磨損。
2.連桿大頭
如連桿大頭軸承座孔的分界面損傷之后可以用研磨法磨平或者用砂紙打光。分界面經修整之后.表面不得偏斜,相互保持平行,接觸面不應少于總面積的70%,否則引起連桿與下軸承傾斜摩擦或導致連桿螺釘松動,產生嚴重事故。分界面的偏斜程度可用高度游標卡尺所測出的弧頂高尺寸之差確定,其值不應大于0. 05mm。分界而經修整后,軸承孔必然引起幾何形狀的改變,通常采用在軸承分界面之間附加適當厚度的墊層,以恢復大頭軸承孔的正確形狀,為了保證質量。若墊層寬度超過0. 3mm時,則應把孔加工到標準尺寸,同時可采用在孔內堆焊后再杖削或設法在襯瓦背面加鍍層來恢復配合,但絕對不能采取加活動墊片的方法。
若分界面良好,但大頭軸承的內表面有部分的損傷時,也可以把分界面預先銼去0. 3mm厚度以內的金屬,然后把內表面再鍵削到標準尺寸,鋒削后的軸承孔應為:
①錐度和橢圓度不能大于0. 02mm。
②若連桿長度(即大小頭座孔中心線之間的距離)減少的量超過了許可范圍,就應在加工小端銅套時設法予以補救。
連桿螺栓支承面損傷之后,可用堆焊修復,堆焊時注意不要燒壞螺紋,焊面應銼平整。
活塞連桿組裝后,應按圖5-23方法測清其垂直性能,所測得的a值在100mm內不得大于0.0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