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油溫低于20℃時,減載開車后,沒待油溫升至30℃,就直接增載,導致奔油。大量的油經冷凝器跑入蒸發器,致使機組不能正常運行。另外,壓縮機吸氣大量帶液,最易導致奔油。
正確操作是:若油溫低于20℃,則接通電加熱器或減載開車,待油溫升至30℃,逐步增載(若干能量級上運行一段時間)。這期間,斷開油冷卻器的冷卻水,當油溫升至40℃時,再接通該冷卻水。為避免吸氣帶液,控制蒸發器液位,觀察吸氣溫度,保證適當的過熱度。
如果發生奔油,則進行回油:
①將能量調節桿旋至“0”位,停止機組運行。
②將供液電磁閥底部的桿旋進,開啟電磁閥,使冷凝器中的制冷劑與油的混合液全部放入蒸發器。再將電磁閥桿旋出,關閉電磁閥。
③吸氣閥開啟度小,起動壓縮機,“0”位能量下運行,按下位液按鈕,開啟供液電磁閥;半分鐘后,按下停上供液按鈕,關閉電磁閥,還可關閉冷凝器出液閥。
④機組繼續“0”位運行,待蒸發器中的一半制冷劑抽入冷凝器后,可將能量調節至20%下運行數分鐘,再全開吸氣閥。
⑤待蒸發器內無制冷劑液體時,減載至“0”位,再停止機組運行。
⑥關閉油冷卻器出口閥.開啟蒸發器下部回油閥和加油閥,同時起動油泵,將油抽入油分離器中。
⑦待油面升至一定油位時,關閉回油閥和加油閥,停止油泵運行。若此期間油泵發熱,應間斷多次運行。
⑧開啟冷凝器出液閥及油冷卻器出口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