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不同壓縮機的運行條件不同,故潤滑方式是多樣的。壓縮機的潤滑方式分為兩大類:即飛濺潤滑和壓力潤滑。壓力潤滑的供油方式有油泵供油和離心供油兩種,視所需油壓和油量而定。
(1)飛濺潤滑。飛濺潤滑用于小型活塞式壓縮機,通過連桿大頭(或連桿大頭上的濺油桿)與曲軸箱中的潤滑油周期接觸,使油飛濺并沾在各零件的表面,再進入摩擦副進行潤滑。飛濺的潤滑油達到缸壁和活塞表面,對它們進行潤滑。從連桿表面流到連桿大頭的潤滑油以及直接濺在連桿大頭和曲柄上的一部分潤滑油進入大頭和曲柄銷之間的間隙,對它們潤滑。壓縮機的軸承上部開有油孔,從壁面流下的潤滑油通過油孔流入軸頸和軸瓦之間,實現潤滑。
飛濺潤滑系統結構簡單,容易加工。但其供油量難以控制,對摩擦表面的冷卻效果差,只能用于小型壓縮機。
(2)油泵供油。對于大、中型制冷壓縮機,因其載荷大,需要充分的潤滑油潤滑各摩擦副并帶走熱量,所以采用壓力潤滑。油泵供油是壓力潤滑的方式之一。利用油泵將經過過濾的潤滑油加壓送到各摩擦部位。
(3)離心供油。這種供油方式常見于封閉式壓縮機。曲軸的一端浸入潤滑油中,曲軸上有偏心油道。曲軸旋轉時,潤滑油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流向摩擦部位。若全封閉式壓縮機的電動機位于壓縮機下部,需要在軸的下端裝延伸管。
為排除從油中釋放出的氣體,油路上一般設有放氣孔,集中在延伸管中心線附近的氣體從放氣孔排出而不會進入油道。
離心供油機構結構簡單,工作可靠,但供油量和供油壓力均較小,不宜用于負載較大的制冷壓縮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