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體制冷劑在其中蒸發并吸收被冷卻介質熱量的熱交換器稱為蒸發器。
蒸發器是制冷系統的主要部件之一,它的作用是使經過節流閥節流降壓后的低溫、低壓制冷劑蒸汽,在等溫、等壓條件下迅速沸騰蒸發,吸收蒸發器周圍空氣(或物體)的熱量變成蒸氣,使溫度下降,達到制冷的目的。
根據被冷卻介質的不同,分為冷卻空氣的蒸發器和冷卻液體(水、鹽液和酒精)的蒸發器兩種,前者以空氣作載冷劑稱“直接輸冷式”,即將蒸發器排管直接裝在貯藏庫墻壁或天棚上,或將蒸發管集中在貯藏庫一端的蒸發柜中,由鼓風機將冷空氣經冷風道輸送到庫內各處,庫內的空氣由底部回到蒸發柜再行冷卻,形成循環。用水、鹽液、酒精作載冷劑則稱“間接輸冷式”,蒸發器不直接安裝在庫內,而將其安裝在水池內,先將載冷劑(水鹽液或酒精)冷卻,再通過另一套管道和泵將已冷卻的載冷劑拾人貯藏庫,循環輸冷。20%的NaCI溶液可降溫至-16. 5℃ ,而20%的CaCI?溶液,則可降溫至一23℃不結凍。
按制冷劑在蒸發器內充滿的程度及蒸發情況,蒸發器分為干式、再循環式和滿液式三類。
干式蒸發器,制冷劑來自膨脹閥,從蒸發器一端進入,吸收汽化并在達到蒸發器(管)的另一端時全部汽化。被冷卻介質通常為載冷體或空氣,圖3-19是干式蒸發器的一支管路。
再循環式蒸發器,制冷劑不能一次完成汽化。用蒸發器出來的兩相混合物進入分離器,分離出來的蒸氣被吸入壓縮機,液體則再次進入蒸發管。經過這樣多次循環才能完全汽化,如圖3-20所示。
滿液式蒸發器,制冷劑在管外汽化,液體載冷劑在管內流動,如圖3-21所示。這種蒸發器結構緊湊,傳熱效果好,易于安裝,使用方便,被廣泛應用。問題是當其殼體直徑較大時,所
需制冷劑量大,價格昂貴,且因靜壓力影響,底部液體的蒸發溫度將有所提高,減少了蒸發器的傳熱溫差。此外,液體有可能進人壓縮機,制冷劑中的潤滑油較難分離。因此,需增加一些措施,使設備復雜化,從而限制了使用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