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常注意觀察高壓級制冷壓縮機壓力和排氣溫度,高壓壓力最高不得超過1. 5MPa,保持正常排氣溫度80一135℃,最高不得超過145℃。低壓級壓縮機排氣溫度應保持70一90℃,不得超過100℃。
2)注意油分離器外壁溫度和冷凝器冷卻水進出口溫度,冷凝壓力不得超過1. 5MPa。冷凝溫度不得超過40℃。
3)曲軸箱的油量應不低于下視孔的1/2,不高于上視孔的1/2。
4)經常用手撫摸氣缸外壁,看有無過熱現象,傾聽壓縮機的運轉聲音有無異常,如發現不正常時,應及時報告值班負責人;情況嚴重的可先行停車。
5)高壓儲液器的液面應經常保持在30%一50%之間,最多不超過80%,但也不能低于30%(排液桶的最高液面與高壓儲液器相同)。
6)低壓循環儲液器的液面一般保持在30%~50%之間,最多不超過70%,最低不得低于25%,以免氨泵上液不良。
7)各種壓力表擺動幅度不應過大,但也不宜停滯不動。
8)壓縮機水套出水溫度不得超過35℃,潤滑油的油溫不得超過60℃。
9)雙級壓縮時,中間壓力為0.2一0. 45 M Pa,最高不得超過0. 5MPa。
10)經常檢查中間冷卻器的液面是否適當(50%)。
11)經常檢查高壓級壓縮機的進氣溫度(正常為-5~+5℃)。
12)經常檢查壓縮機主軸承的溫度,最高不得超過室溫25℃。
13)在雙級壓縮機操作中,無論發生任何重大事故,嚴禁先停高壓級壓縮機,只能先停低壓級壓縮機,或高、低壓級壓縮機同時停。
14)按照規定的時間,準確、詳細地填寫車間日報表。
15)若中間冷卻器較長時間停用,應注意減壓,使其不超過0.5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