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防止液體制冷劑在膨脹閥前的液管中產生閃發氣體,保證進入膨脹閥的制冷劑全部是液體,應讓液體制冷劑具有一定的過冷度。不同的裝置按照膨脹閥前液管總的壓力損失不同,所需的過冷度也不一樣。
為了達到過冷的要求,可采用氣液過冷器。在R12的裝置中還常有把液管和回氣管包扎在一起,以達到過冷目的。
下面就一冷庫的調試實例來說明制冷系統調試的操作過程和要求。
例:有一制冷裝置,制冷劑為R12,要求保持冷庫溫度在-10℃,調試時冷凝器冷卻水溫度為30℃。
啟動壓縮機讓制冷裝置投入調試運行,在開始調試時由于庫溫比較高,將膨脹閥的開度調至能看到蒸發器出口開始結霜后,再稍開大一點,然后運行一段時間。此時低壓的數值,一般情況可在0.098MPa(表壓)左右(對應的蒸發溫度為-12℃左右)。應當指出,膨脹閥開度不宜過大,過大易產生液擊,但也不能把閥開度調得過小,因為過小將造成制冷量過小,降溫速度很慢。在這段時間里,要注意低壓的變化及蒸發器的結霜情況,因為隨著庫溫的逐步下降,低壓值和結霜都會有些變化,待運行比較穩定后,再調節膨脹閥,調至霜層結到回氣管的端頭(即壓縮機的吸入口),但最好不要使霜結到壓縮機汽缸上,因為這樣易引起液擊。在調節膨脹閥的操作過程中,一次的調節量不能過大,一般每次調1/4-1/2圈,而且調整一次后,讓它有20min左右的運轉時間。經多次反復調整,使庫溫下降至-10℃時,低壓值處于0.49MPa(表壓)(即蒸發溫度為-20℃)。在調整膨脹閥的同時,應注意高壓的運行數值,按照冷凝溫度與冷卻水溫度之間的關系,在30℃冷卻水的情況,合理的冷凝溫度應比30℃高5-9℃,相應的冷凝壓力在0.784MPa左右,若高壓能工作在0.784MPa上下,同時蒸發器的結霜連續均勻,吸氣溫度在-5~0℃(若有氣液過冷器,保持在15℃過熱度為宜)。如無吸氣溫度計,則能見到霜剛好結到壓縮機的吸入口,調試到此基本達到了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