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空氣試漏工作是應用空氣壓縮機來進行的,如空氣壓縮機確實無法解決,用制冷壓縮機泵空氣時,應注意下列幾點。
(1)將壓縮機過濾器用紗布包扎進空氣口,防止灰塵進入機器,運轉中需注意油泵情況.如不上油,應停車檢查。
(2)在氣密性試驗進行前,首先將實驗系統的最末端閥門與大氣相通,在機器開動后待閥門有氣體壓出時關閉,這樣可確認系統是暢通的。
(3)由于空氣等熵指數較大(k= 1.4),壓縮終點溫度很高,壓縮機要實行間歇運行,逐漸加壓。
每升高0.49MPa左右壓縮機暫停一次,每次排氣溫度不能超過140℃,壓縮機吸、排壓差不得超過1.37MPa,當壓差上升到1.57MPa時,制冷壓縮機上的安全閥會自動跳開。跳開后的安全閥,一般都關閉不嚴密,容易形成串氣現象,故需要卸下修理,重新定壓。為了克服安全閥過早開啟,可待低壓系統氣密性試驗合格后,啟動壓縮機,慢慢開啟吸氣閥,調節吸氣壓力為0.196~0.245MPa,使低壓系統的空氣經制冷壓縮機壓縮后進入高壓系統,由于低壓系統具有一定的壓力,高壓上升到1.76MPa時,高壓系統的安全閥就會跳開。
(4)對于經過大修后氨制冷系統的試漏,應注意系統內不得留有氮。如使用本身氨壓縮機試漏時,機器應經過拆檢除氨氣,以免可能引起爆炸事故。
檢漏工作必須認真、仔細。檢漏用的肥皂水要有一定的濃度,不宜太稀,否則涂在檢查處停留的時間太短,難以發現漏處。當用毛筆或小刷帚把肥皂水涂于各連接處與焊縫處時,每涂一處即仔細檢查,如發現有冒泡現象就說明該處有滲漏,一般大氣泡容易發現,而對于細微的氣泡或經過一段時間才出現的微小氣泡的微漏處,往往容易疏忽,故檢漏工作必須仔細,要反復檢查數次才行。另外也可采用聽聲音的方法檢漏,因有滲漏處會發出一些微弱的響聲,在安靜時能找到漏處。有條件的可將檢查處放在水中,這種檢漏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對于系統比較大的情況,也可采用分段檢漏的方法。
凡在檢查中查明的滲漏點,應做好記號,等全部檢查完畢后進行補漏工作。補漏工作不宜在充壓狀態下進行,因為不安全,應將氮氣放掉后再做補漏工作。做好補漏工作后應再次充壓試驗直至整個系統不漏為止。
按照規范規定:壓力試漏時,系統中應承受規定的壓力(見表4-2) 24h,前6h的壓力降不應超過2%,其余18h應能保持壓力穩定。
進行壓力試漏試驗時,應考慮到環境溫度變化對系統壓力值的影響。因為環境溫度下降而引起的壓力降,不能誤認為是有泄漏。
在檢漏過程中如發現壓力有下降,但在系統中又一時無法找到滲漏處時,應注意以下幾種可能性。
(1)冷凝器中制冷劑一側向水一側有泄漏,應打開水一側兩端封蓋進行檢查。
(2)如果是對舊的系統進行檢修,則應注意低壓管路包在絕熱材料里面的連接處有否泄漏。
(3)各種自動調節設備和元件上也有可能產生泄漏,如壓力繼電器的波紋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