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冷系統中,除制冷劑外,常有一些其他氣體存在。這些氣體在冷凝溫度、冷凝壓力下不能凝結成液體,稱為不凝性氣體。在不凝性氣體中主要成分是空氣,故將不凝性氣體統稱為空氣。
1)放空氣的作用
根據道爾頓定律,當某一容器中有多種氣體存在時,其總壓力等于各氣體分壓力之和。當冷凝器中不僅有制冷劑氣體還有空氣存在時,其冷凝器的壓力應等于制冷劑氣體壓力和空氣壓力之和。因此,空氣的存在,必然使制冷系統的冷凝壓力增加。同時,由于空氣占據了冷凝器的一定空間,減少了有效冷凝面積,降低了冷凝器傳熱效率,從而使制冷劑的冷凝溫度與壓力都增大。在外界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冷凝壓力的升高,使壓縮機的實際排氣量減少,即降低了壓縮機的實際制冷能力,使耗電雖增加.所以應及時進行放空操作。
2)空氣的來源、故障及空氣積存的部位
(1)制冷系統中空氣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①制冷系統安裝后、投產前,抽真空試驗時,真空度不足,殘留了空氣。②制冷系統運行中,當蒸發壓力低于大氣壓力時,空氣經由設備、管道的接頭、閥蓋及軸封等不嚴密處滲入系統。③壓縮機排氣溫度過高時,潤滑油分解形成氣體。④充灌制冷劑、放油等操作不慎時,吸入空氣。⑤由于機器、設備和管道因故修理后,未排盡空氣。
(2)因空氣進入導致的故障:
①壓縮機的壓力表指針隨活塞壓縮行程劇烈擺動。②壓縮機的排氣溫度高于冷凝壓力相適應的正常溫度。
(3)空氣積聚部位。
①當制冷系統中滲入空氣后,經過循環,由于冷凝器或儲液器中有一定的液面,形成液封,空氣被截住,大多積聚在冷凝器與儲液器內。
②當冷凝器中有空氣存在,與制冷劑氣體一起受冷卻水冷卻后,制冷劑氣體會逐漸冷凝成液體,而空氣不會冷凝,從而使混合氣中空氣的含量相對增大。所以,空氣主要聚集在冷凝器的最冷部位。不同類型的冷凝器,最冷部位不同,空氣積聚的位置也不相同。對于立式冷凝器,空氣主要凝集在冷凝器的下部;而淋水式冷凝器,空氣主要聚集在冷凝器的頂部。在儲液器內,空氣主要聚集在容器的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