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理的溫差。復疊制冷循環由于需要獲取低溫,其不可逆損失必然會隨著蒸發溫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低溫下傳熱溫差對循環性能的影響尤其重要。因此,蒸發器的傳熱溫差一般不大于5℃。冷凝蒸發器傳熱溫差一般為5~10℃,通常取△t=5℃。
(2)設置低溫級排氣冷卻器。設置低溫級排氣冷卻器是為了減少冷凝蒸發器熱負荷,提高循環效率。按其蒸發溫度和制冷劑不同,循環的制冷系數可提高7%一18%,壓縮機總容量可減小6%一12%。
(3)采用氣一氣熱交換器。氣一氣熱交換器通過低溫級壓縮機排出的過熱蒸氣加熱蒸發器出來的低溫飽和蒸氣,提高低溫級壓縮機的吸氣溫度,改善壓縮機工作條件,降低壓縮機排氣溫度,減小冷凝蒸發器熱負荷。
(4)設置氣一液熱交換器(回熱器)。它是用蒸發器出來的低溫蒸氣過冷節流閥前的制冷劑液體,使循環的單位制冷量增加,同時增加壓縮機的吸氣過熱,改善壓縮機工作條件。一般在循環系統的高溫部分和低溫部分都需要設置回熱器。壓縮機吸入蒸氣的過熱度應控制在12~63℃的范圍。蒸發溫度高時取小值,低時取大值。在使用氣一液熱交換器尚不能達到上述過熱度要求時,可加一個氣一氣換熱器配合使用。
(5)低溫部分設置膨脹容器。低溫級由于低溫制冷劑臨界溫度低,常溫下飽和壓力較高。停機時系統內溫度逐漸回升到環境溫度,低溫制冷劑全部汽化成為過熱蒸氣,往往使系統內壓力超過最大工作壓力。因此,常在低溫系統中設置膨脹容器,以便于系統停機后大部分低溫制冷荊進人膨脹容器,避免系統內壓力過度升高。
(6)復疊式制冷系統的啟動特性。鑒于低溫級系統停機時,制冷劑處于超臨界狀態的特點,裝置啟動時,應先啟動高溫部分,使低溫部分的制冷劑在冷凝蒸發器內得以冷凝,促使低溫級系統內平衡壓力逐漸降低。當其冷凝壓力低于16×102kPa時,可啟動低溫部分,保證系統安全投入運行。在低溫級系統設置膨脹容器的情況下,高溫級和低溫級可以同時啟動。膨脹容器具有防止啟動時低溫系統超壓的功能,啟動時低溫系統的壓縮機排氣壓力超過安全限定值時,接在膨脹容器上的減壓閥立即自動開啟,使排氣的一部分流到膨脹容器中去,消除系統的超壓現象。在完成低溫級啟動過程、投入正常運行后,膨脹容器內的低溫制冷劑又將通過接在壓縮機吸氣管上的毛細管,利用壓差的作用回到系統循環。小型復委式制冷裝置通常采用同時啟動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