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壓循環貯液器是用于液泵供液系統的氣液分離設備,也稱低壓循環貯液捅。低壓循環貯液器同樣設置在蒸發器通往壓縮機的回氣管路上,其同樣起到氣、液分離和保證向蒸發器均勻供液的作用。另外對于小型制冷系統而言,還能起到融霜排液的作用。
使用了低壓循環貯液器后,可以使得系統簡化,便于實現自動化控制和提高制冷效率,因此在現代制冷系統中得以廣泛應用。
低壓循環貯液器是由鋼板殼體及封頭焊接而成的圓筒形密閉壓力容器。簡體上焊有進氣、出氣、進液、沖霜回液、氦泵回液、氮泵供液、放油、排污、氣一液均壓、安全閥和壓力表等管接頭。容器上部的進氣管伸入器內并向下彎曲,出口端四周開有矩形出氣口.末端焊有底板,避免蒸氣直沖器底而影響連續供液。出氣管伸入器內。彎頭向上.使得氨蒸氣流出時再一次折流,有利于將微小液滴充分分離。筒體中部的融霜排液管和進液管是伸入器內的向下彎頭,出口朝向器壁,以利進入的液體沿壁面流向器底不會引起飛濺,并使夾帶的潤滑油被分離出來后沉積在器底。氨泵回液管(也稱自動旁通管)與齒輪氨泵排液管上的旁通管相通,為齒輪氨泵輸出過剩液體時,多余液體由回液管流回貯液器內,以免損壞氨泵(離心泵和屏蔽泵不需相通)。氨泵供液管一般是兩根成直角。并與地面垂直線夾角為15°~60°的傾斜接管,其分別通往兩臺氨泵。氨液從貯液器下部側面流出,能使產生的閃發氣體回到容器內,防止氨泵發生氣蝕現象,影響泵的正常運行。貯液器上的氣一液均壓管與液位指示器及浮球閥(或液面控制器)的氣液均壓管相接,如容器上設有液面指示器的均壓管接頭,則應分開連接。貯液器外殼應包隔熱層。
低壓循環貯液器的工作原理與氨液分離器的工作原理相似,由庫房來的濕蒸氣從進氣管進入低壓循環貯液器后,由于蒸氣流速降低、流向改變.加上傘形擋板的作用,使其夾帶的制冷劑液體分離。干飽和蒸氣經氣管送往制冷壓縮機的吸氣總管,液體沉降到器底。低壓循環貯液器的供液一般經流閥或浮球閥節流后供入,并保持規定的液面高度。立式低壓循環貯液器內的液體(壓力為蒸發壓力)從出液管供給氨泵并送往蒸發器。貯液器底部積聚的潤滑油.定期由放油管排往集油器放出。
低壓循環貯液器在正常運行時,對液位高度要求比較嚴格。一方面應保證氨泵工作時所必需的最低吸入壓頭,另一方面還需防止因液面過高而引起壓縮機出現濕沖程。低壓循環貯液器的液位由液位控制器或浮球閥控制、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