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以上分析,將壓縮機的實際工作過程與理想工作過程進行比較,可發現它們在以下幾個方面存在差別:
(1)由于存在余隙容積,壓縮機排氣結束后,氣缸中有部分高壓氣體剩余,當活塞下行時,這部分氣體隨之膨脹.占據了一部分的氣缸工作容積,這使壓縮機的吸氣量減少,同時還增加了一個膨脹過程。
(2)存在吸排氣阻力損失,它包括要克服閥片重力、氣閥彈簧力和氣體的流動阻力.使吸氣時氣缸內的氣體壓力要低于吸氣腔(吸氣管)內的壓力,因而進入氣缸內的氣體比容增大,導致壓縮機的吸氣量減少;排氣時氣缸內的氣體壓力要大于排氣腔(排氣管)內的壓力,這樣,一方面使壓縮過程加長,排氣結束后剩余氣體的壓力升高,耗功增大,同時,使膨脹后氣體所占據的氣缸工作容積增大,導致壓縮機的吸氣量減少。
(3)氣體與氣缸壁、活塞等機件之間存在熱交換。進氣吸熱膨脹,比容增大,使壓縮機的吸氣量減少。壓縮時不是絕熱過程,存在熱量損失,亦使耗功量增大。
(4)由于密封部件密封不嚴,機體內高、低壓氣體之間存在泄漏,也使耗功量增大。
(5)存在摩擦,這要消耗一定的摩擦功,也使耗功增加。
總之,制冷壓縮機的實際工作過程與理想工作過程相比,輸氣量要減少,耗功量要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