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式制冷壓縮機濕行程概念。活塞式制冷壓縮機在運轉中,正常情況下吸入的是干飽和蒸氣,但由于操作不當等原因,造成液體制冷劑進入壓縮機的工作氣缸而引起氣缸壁結霜或敲缸或液擊現象,稱為壓縮機濕行程。
活塞式制冷壓縮機濕行程現象。活塞式制冷壓縮機在運轉中發生濕行程是有前期預兆的:一是壓縮機的吸氣溫度降得很快;二是壓縮機正常運轉的閥片聲音是清脆啟落聲,輕而均勻有節奏,當聲音變得沉重、暗啞而又不均勻時,壓縮機將要發生濕行程事故;三是吸氣腔周圍有白霧,實際是空氣中水分凝露,俗稱“哈氣”現象。發生上述現象,應立即關小或關閉吸氣閥,并調整好油壓和有關供液閥,避免液體制冷劑大量進入氣缸,防止事故擴大,節省電能和時間,保證制冷系統的正常降溫工作。
活塞式制冷壓縮機濕行程嚴重程度。
1.潮車或回霜:即當少量液體制冷劑進入壓縮機氣缸時,因吸熱蒸發致使氣缸壁結霜和吸氣腔外部發生結露或結霜現象。
2.敲缸:即當較多液體制冷劑進入壓縮機氣缸時,由于液體的不可壓縮性,當活塞向上運行,因排氣通道面積小,氣缸內液體來不及排出,便被壓縮蒸發,使氣缸內產生很高的壓力,當氣缸內壓力超過排氣壓力0.3MPa左右時,安全彈簧被壓縮,壓縮機的安全蓋被頂起,氣缸內被壓縮的氣液混合體排到機器的排氣腔:當氣缸吸入工作開始時,活塞向下運行,氣缸內壓力降低,安全彈簧壓著安全蓋隨之降落。這時使產生敲擊氣缸而發生響聲,這種現象俗稱“敲缸”。
3.液擊:即當大量液體制冷劑進入壓縮機氣缸時,由于液體的不可壓縮性,導致敲缸頻率和壓縮機轉速相同,事故嚴重時將把壓縮機敲壞,使整臺壓縮機報廢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