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統中低壓循環貯液器分為氨用、氟用兩種。氨用一般有立式、臥式,氟用一般常用立式。
低壓循環器(桶)的作用 一是貯存制冷系統的低壓氨液,供氨泵輸送到冷間降溫用。二是起到氨液分離器作用,保證壓縮機干壓行程。三是制冷系統在無排液桶時,起到排液桶作用。
低壓循環桶的操作與管理
1.正常工作時,放油閥、排液閥應關閉,其他各閥均應開啟。
2.打開有關閥門,使高壓貯液桶內高壓氨液進入-15℃低壓循環桶:使由中間冷卻器蛇形盤管出液閥的低壓氨液分別進入-33℃低壓循環和-28℃低壓循環桶(均有浮球自動供液、38E自動指示高、正常和低液位及手動供液)。
3.低壓循環桶液位應控制在30%左右,最高≤40%~45%。
4.打開氨泵降壓閥,降壓至低壓系統的壓力后關閉。打開氨泵進液閥,啟動氨泵同時打開氨泵出液閥,注意此閥開啟度應根據氨泵吐出壓力的要求來控制。
5.正常工作時,應注意低壓循環桶液位在30%左右,如浮球自動供液失靈,應改為手動來控制供液,液位過高,將使壓縮機發生濕行程:液位過低,將使氨泵不上液,冷間降溫困難。
6.當冷間冷風機或冷卻排管準備熱氨融霜時,應事先關小或關閉低壓循環桶的供液閥,將液位控制在20%以下。在熱氨融霜過程中,要隨時觀看,將液位控制在30%左右,如高于30%,應立即關閉供液閥。
7.當凍結間開始降溫和停止降溫時,低壓循環桶的液位應隨冷間熱負荷變化來調整。
8.低壓循環桶長時間工作時,每周放油1次;短時間工作時,2周放油1次。
9.低壓循環桶外部隔熱層應保持良好,并且不得有漏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