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壓縮機制冷能力和冷卻水溫來確定冷凝器的工作臺數、冷卻水量及水泵運轉臺數,以達到經濟合理,安全可靠。
2.除放油閥和排空閥應關閉外,其余各閥均應開啟。
3.在工作時,應檢查供水情況,水的分布應均勻,水量應足夠。如有堵塞,應排除。
4.冷凝壓力≤1.5MPa。
5.根據Pk和tk及水溫情況,確定是否放空氣.
6.檢查冷凝器出水與進水溫差,立式=1℃~3℃:臥式=4℃~6℃:淋澆式=0℃~3℃;蒸發式=5℃~10℃;氨液冷凝溫度比冷凝器出水溫度高3℃~5℃。
7.根據壓縮機工作時間和耗油量,可定期放油,一般1個月至少放油1次。
8.由于冷凝器水垢厚度在0.6mm時制冷量將下降24%,因此冷凝器水垢厚度≤1.5mm并要求每年至少清除水垢1次。
9.定期1個月化驗冷凝器出水是否漏氨,酚酞或石蕊試紙如在水中變紅或變藍,則漏氨,應及時找出漏點并修好。
10.當壓縮機全部停車15min后,可停止冷凝器供水。
11.對臥式冷凝器、組合式冷凝器,在冬季不用時,應將冷卻水放凈,以免凍壞。
12.當長時間不用時或檢修/更換冷凝器時,應將氨抽空,并與其他系統隔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