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硬質材料隔熱 常用的硬質隔熱材料有軟木、膨脹珍珠巖、膨脹蛭石、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硬質聚氨脂泡沫塑料等。這類材料質地較硬、彈性較小.具有一定的抗壓強度.一般制作成板材和管殼形。
敷設隔熱層時,可用制成的管殼型材,也可將板材割成所需要的形狀使用。在包扎隔熱材料前.應預先清洗管道表面的銹層、污垢和油脂,再涂上一層瀝青油或紅丹漆,形成防銹層后再敷設隔熱材料。方法如下:先將瀝青加熱至黏糊狀,再將隔熱的型材蘸上瀝青并砌敷在管道的表面上。砌敷時應錯縫排列.并在接縫處填以瑪蹄脂。第一層砌好后涂以熱瀝青.再用同樣方法砌敷第二層、第三層等,直至達到所要求的厚度。隔熱層外表還需敷設防潮層.通常采用的防潮層材料有瀝青瑪蹄脂平玻璃布、瀝青油氈及塑料薄膜等。最后還應在隔熱層外面包裹保護層。
直徑較大的管道,可用板材加工成模形塊進行包扎,并用膠黏劑黏合接縫,再用鍍鋅鋼絲網或鋼帶綁扎(間距為200~ 400mm),然后再做防潮層和保護層。用軟木板制作的管道隔熱結構如圖3-90所示。
直徑小于300mm的管道,常用隔熱材料制成的半圓形管殼制品直接合扣上,外扎鍍鋅鋼絲網.管殼內徑應與管道外徑一致.并用膠黏劑黏合接縫.再做防潮層和保護層.用膨脹珍珠巖管殼制作的管道隔熱結構如圖3-91所示.
②軟質材料隔熱 軟質隔熱材料材質柔軟,富有彈性,不能抗壓,大多都做成卷材,如牛毛氈、羊毛氈、礦濟棉氈、玻璃棉氈和巖棉氈:也可做成管殼制品如巖棉管殼等.用隔熱卷材施工時.應將氈狀材料剪成200~ 300mm寬的帶,以螺旋方式纏繞在管道上;也可以截取合適長度.以原幅寬平包。筒體設備兩側封頭施工時.可在筒體外壁或氈狀材料內側涂一排寬100mm、間隔150mm的熱瀝青.以便貼緊固定。同時用鍍鑄鋼絲網或鋼帶邊纏、邊壓、邊包扎。對于直徑小于350mm的管道隔熱.可選用棉氈管殼制品.管殼內徑應與管道外徑一致,張開管殼切口部直接套在管道上.施工方便。
管道隔熱施工完畢后,再敷設防潮層。對于室外管道.可采用油氈、聚乙烯塑料布、復合鋁等防潮片材,要求鋪設平整,搭接寬度為40mm,搭口用瀝青或粘貼劑貼牢,再在外面用鋼絲或鋼般網捆扎.或者用油氈作為防潮層,再抹石棉水泥保護層;對于室外桿道,可以采用聚乙烯塑料布直接纏繞在隔熱材料表面作防潮層。用兩層巖棉氈隔熱管道的結構如圖3-92所示。
③澆注隔熱 澆注法是將預制的管殼(施工的模具)涂抹黃油固定于需保溫的管道外壁.定位后將常溫下的發泡料注到殼體內.待保溫體形成后,將管殼取下移位到下一管段。繼續澆注.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重量輕、多孔的泡沫保溫體。
④噴涂隔熱 噴涂法是將涂料用噴涂設備噴涂于管道的外壁.使其瞬間發泡,生成閉孔型泡沫塑料絕熱層.這種方法沒有接縫.冷損失少。
⑤隔熱注意事項
a.制冷系統管道要在試壓試漏合格后,灌注制冷劑以前進行保溫制作。
b.在冷凝壓力下工作的管道,一律不隔熱。
c.機房內在蒸發壓力下的管道以及其他低于環境溫度的管道,均需隔熱。隔熱層、防潮層、保護層的材料性能及施工技術要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設備及管道保冷設計導則》(GB/T 15586)的有關規定。
d.冷庫中除凍結物冷藏間的供液管、回氣管不做隔熱層外,通過其他冷間的供液、回氣、排液管均需隔熱。
e.嚴禁將需隔熱的容器上的閥門、壓力表及管件埋入隔熱層內。自動閥門(止回閥、電磁閥)一律不包隔熱層.必須露出兩端法蘭.安裝浮球閥門式或電容式液位控制器的金屬管,以及低溫管路中過濾器的法蘭均不做隔熱.以便于維修。
f.隔熱層在通過隔墻和隔熱墻時.必須連續而不能中斷,隔熱層應平整、密實,不得有裂縫、空隙和塌陷等缺陷,隔熱層厚度的允許偏差為0~+5mm,
g.隔熱施工時.應嚴格按照設計要求施工,沖霜給水及排水管應該隔熱.沖霜給水及排水管不宜穿過冷間.否則因熱量散失.延長觸霜時間。需隔熱的管道,穿過墻體或樓板時其隔熱層不得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