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磨損指的是互相運動的零件在機械摩擦時產生的磨損。經過機械加工后的零件表面上很平整,但從微觀看是凹凸不平的(見圖4一11),零件表面有一定的粗糙度。零件在相對運動時,零件接觸表面的凸起部分會相互接觸、碰撞。由于實際接觸面極小,接觸點上的單位負荷一般可達到3.0MPa,而個別接觸點上的負荷可能達到3 000MPa。在巨大的沖擊力作用下,零件表面的金屬微粒不斷脫落,使零件的尺寸形狀逐漸變化,因而造成磨損。因摩擦產生的熱量,使零件的局部溫度上升到500-1 000℃,這時機器滑動軸承的耐磨合金將脹裂或熔化。
機械磨損是兩個相對運動的零件表面彼此接觸時產生摩擦力的結果。摩擦的形式不同其摩擦力也不同,造成的磨損量也就不一樣。按零件表面的潤滑情況,摩擦形式可分為干摩擦、濕摩擦和半濕摩擦。
(1)干摩擦零件的相對運動表面無油潤滑所產生的摩擦稱為干摩擦。
(2)濕摩擦相互運動的零件表面完全被潤滑油層所分隔,兩者之間并無直接接觸,這種摩擦稱為濕摩擦。
(3)半濕摩擦半濕摩擦是介于干摩擦與濕摩擦之間的一種摩擦。相互運動的零件表面一部分被潤滑油層隔開,但仍有一些部位直接接觸。
顯然.產生干摩擦時零件表面的磨損最大,而且溫升也快。制冷壓縮機若斷油3一4min,軸承合金就可能熔化。半干摩擦造成的磨損與干摩擦相比要小些。制冷壓縮機啟動時,油壓還沒有建立,油泵還沒有將冷凍油輸送到機器的運轉部位,這時零件處于半濕摩擦狀態。為減少零件的磨損,開機前應盤車數圈,使軸承處的存油均勻分布,改善零件的潤滑。濕摩擦時機件表面幾乎沒有磨損。制冷壓縮機正常工作時,其運轉部件就處于濕摩擦狀態。如潤滑情況較好,制冷壓縮機軸承的年磨損量可小于0.0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