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式制冷壓縮機是制冷系統的心臟,它從吸氣口吸入低溫低壓的制冷劑氣體,通過電機運轉帶動活塞對其進行壓縮后,向排氣口排出高溫高壓的制冷劑氣體,送人冷凝器中散熱準凝,為制冷循環提供動力,從而實現壓縮→冷凝→膨脹→蒸發(吸熱)的制冷循環。圖2-9所示活塞式制冷壓縮機的基本結構形式。
(1)壓縮過程:當活塞處于最下端位置(稱為內止點或下止點)時,氣缸內充滿了從蒸發器吸入的低壓制冷劑蒸氣,吸氣過程結束;活塞在曲軸一連桿機構的帶動下開始向上移動,此時吸氣閥關閉,氣缸工作容積逐漸減小,處于氣缸內的氣體受壓縮,溫度和壓力逐漸升高,當氣缸內氣體的壓力升高至略高于排氣腔中氣體的壓力時,排氣閥開啟,開始排氣。氣體在氣缸內從吸氣時的低壓升高到排氣壓力的過程稱為壓縮過程。
(2)排氣過程:活塞繼續向上運動,氣缸內的高溫高壓制冷劑蒜氣不斷地通過排氣管流出,直到活塞運動到最高位置(稱為外止點或上止點)時排氣過程結束。氣體從氣缸向排氣管輸出的過程稱為排氣過程。
(3)膨脹過程:活塞運動到上止點時,由于壓縮機的結構及制造工藝等原因,氣缸中仍有一些空間,該空間的容積稱為余隙容積。排氣過程結束時,在余隙容積中的氣體為高壓氣體。活塞開始向下移動時,排氣閥關閉,吸氣腔內的低壓氣體不能立即進入氣缸,此時余隙容積內的高壓氣體因容積增加而壓力下降,直至氣缸內氣體的壓力降至稍低于吸氣腔內氣體的壓力,即開始吸氣過程時為止,此過程稱為膨脹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