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微電腦輸出端口負載驅動能力低(即愉出電流小),在馭動繼電器等負載時,需要設計驅動單元,以提供負載足夠的工作電流根據驅動單元的不同形式,有以下幾種驅動方式:
1、用三極管驅動繼電器
這種驅動方式的電路如圖6一71所示。當以端口輸出高電平時,晶體管T處于飽和和導通狀態,電源vc經三極管提供繼電器線圈工作電流,使繼電器觸點吸合,R用作限流電阻;當PA端口輸出低電平時,三極管T處于截止狀態,繼電器線圈失電,而使觸點釋放斷開。二極管D的作用是保護三極管。
如果繼電器線圈額定工作電流較大,而單只三極管的驅動能力有限時,可用兩只三極管接成達林頓管形式,如圖6一72所示。當然T2三極管的額定功耗必須滿足能提供足夠電流的能力。
2、用集成達林頓管陣列馭動繼電器
用MC1413等集成達林頓管陣列驅動繼電器,見電路結構簡單,如圖6一73所示。MC1413的外引腳如圖6一74所示,共有7路,每一路由達林頓管組成,可以馭動7路繼電器負載。微處理器的以輸出口直接接達林頓管的輸入端。當某路輸出端口為高電平時,該路達林頓管導通,由vc提供線圈工作電流。同樣,當某路輸出口為低電平時,該路對應的達林傾管截止,繼電器線圈失電,而使觸點釋放。另外該集成塊內部有保護二極管,可省去接在繼電器線日兩端的二極管。
為了防止較大電流負載的繼電器觸點通斷產生的干擾影響單片機的工作,可在微處理器的輸出端與繼電器驅動單元之間加一個光電耦合器。圖6一75為這種電路的形式。當微處理器輸出低電平時,發光二極管導通發光,光電三極管接收光信號而導通。由vc提供驅動三極管的基極電流,并使T飽和導通。vc還提供繼電器線圈工作電流,使觸點吸合。當微處理器輸出為高電平時,由于光耦截止而使T也處于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