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有人會想到,如果知道一天的熱負載為240000kcal,需凍結時間24小時,壓縮機運轉18小時,因此選冷凍能力為13340kca1/hr的冷凍庫,可是想要再縮短凍結時間,是否將冷凍庫的能力加大就可以了?其實不然,冷凍時間的長短與冷凍物的性質、包裝方式、物品在庫內的堆疊方式有極大的關系。
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可以說明這個原因了。假設有一大塊25℃的豬肉,厚度為5cm,總重5kg,放入一庫溫-18℃的冷凍庫中。同樣地,有一些切片25℃的豬肉片,總重也是5kg,截面積也相同,只是每片厚度為0.1cm,將這些肉片分開攤平置于另一庫溫-18℃,冷凍能力也相同的冷凍庫中,那么哪一邊的豬肉最先全部凍結到-15℃呢?
相信聰明的你一定會選擇切片的豬肉最快達到。因為整塊的豬肉很容易因外層的肉凍結后形成一層冷阻抗,豬肉內的熱量要傳到外面需要較久的時間,故凍結速度比較慢。因此塊狀豬肉雖然與切片豬肉對冷凍庫的熱負載都相同,但其凍結速度卻慢得多。
除了凍結品本身的形狀、特性與包裝外,濟南冷凍庫中凍結品的擺放,冷凍庫內氣流的問題都會造成影響凍結時間的因素。所以如果發現依計算的熱量選取冷凍庫,可是物品卻沒有辦法在要求的時間內凍結至所需要的溫度,那么就要考慮凍結品本身的厚度是否過大,包裝物的熱傳導性是否過低(甚至造成隔熱),冷凍庫內物品的堆疊是否過密,庫內的氣流循環是否足夠。
所以說影響凍結時間除了冷凍庫的能力選用是否恰當,冷凍庫內的熱傳效果好壞才是決定凍結時間長短的主要原因。因為冷凍庫內的熱傳機構,是決定將凍結物品內熱量帶走速率快慢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