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冷庫普遍使用的聚氨酯泡沫塑料是含有多羥基功能團的聚醛和含有多異氰酸酯并加入催化劑、阻火劑、發泡劑,經化學反應而現場制得的閉孔結構聚氨酯泡沫塑料(簡稱PV)。
一、配料
先將催化劑、胺醚、阻火劑、發泡劑按規定比例均勻混合為A組,將PAPI(多苯基多次甲基異氰酸酯)作為B組。由于材料的活性大,對氣候條件非常敏感,因此A、B材料的配比隨當地氣候條件不同而異。配比的確定必須通過小配方試驗來校對,避免比例失調引起泡沫體塑性升高、強度下降、收縮變形或者發脆、發泡量少、開裂及燒芯等缺陷的產生。
二、施工環境溫度
A、B兩組藥液進行適當混合后即可灌注或噴涂。施工時必須精確地保持原料的混合比例,尤其重要的是要注意作業現場的大氣溫度和室內溫度,因為施工環境溫度對噴涂發泡時氣泡的密度有很大的影響。為了獲得良好的發泡,最適宜的現場環境溫度為20~30℃。如果在5℃以下施工,還要對原料液容器采取加溫措施,使原料溫度保持在25%。墻面(即被噴涂面)最適宜溫度應為30~40℃。墻面溫度太低可能不起泡。若墻面溫度比較溫熱,則能取得噴涂發泡效果。
三、注意發泡壓力
發泡壓力出現于發泡末期,其數值與灌注厚度、模具形狀、發泡高度和允許膨脹率有關。在發泡壓力比較低時,其值約為0.2N/c㎡,在密閉模具中,發泡壓力可達到1~2N/c㎡。因此,對模板和夾具等要采取加固措施,防止內部應力導致泡沫塑料的開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