貯液器又稱高壓貯液桶。在制冷系統中是用以調節和穩定氨液循環量,并貯放氫液。貯液器如圖5-2所示。
氨液貯液器的操作規程如下:
1)貯液器在使用前,應檢查玻璃指示器及防護裝置(或板式液位指示器)是否完好,檢查壓力表的靈敏度和準確性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2)檢查壓力表和安全閥的控制閥及與冷凝器相連邊的均壓閥是否開啟,放空氣閥和放油閥是否關閉。
3)開啟進液和出液閥,如果是若干個貯液器相連,應將液體均壓閥開啟,液體和氣體均壓閥一般都是常開的。
4)如果需要調整液面指示器控制閥時,應先開啟指示器上部的控制閥,再開啟下部的控制板。關閉時程序相反。正常工作時,兩只控制閥是開啟的。
5)貯液器工作時的液面應保持在30%~80%,操作時液面應避免有忽高忽低的現象。
6)山東貯液器內的壓力應近似冷凝器的壓力。
7)若貯液器長期不使用,則應將進出液閥門關閉。其余各效若無特殊情況,一般不進行任何調整。
高壓貯液器的存液量一般不超過80%,但也不低于30%。這是因為液體的壓縮性很小,在容器閥門關閉或安全閥失靈情況下,液體受熱溫度升高即會因此體積增大而壓力增高。所以20%充氣部分實為膨脹緩沖余地,以避免發生爆裂事故,同時也作為系統制冷劑循環狀況的觀察空間,以此空間或液位的變化來判斷和調節操作過程。此外,由于貯液器供液管是伸入桶內接近底部的位置的,規定存液量不少于30%是為了不使供液管路漏出液,避免高壓氣體進入低壓系統,從而保障系統正常供液。
貯液器的80%~90%一般為容器直徑高度的75%~80%(臥式),如果凍結生產負荷較大或系統負荷波動較大,則宜先用稍大的貯液器。容器的存液量則以液面計高度的百分比為依據。根據有關規定,為了安全起見,對機房內或機房外的儲氨器應在其罐體上方設置水噴淋保護系統,當發生氨泄漏或火災時,打開噴頭可稀釋事故漏氨,以利于及時搶修或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