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的基本要求是保證在高溫工況時節流裝置前不出現氣態制冷劑的原則下,系統的效率最高,具體方法是:由傳感器獲取過熱度、過冷度和室內外溫度等參數,經神經網絡自適應控制器驅動電子膨脹閥進行隨動控制,如圖1-3所示
圖中的溫度傳感器S1-S6分別用來檢測換熱器中部、出口及室內外溫度,由此得到過熱和過冷度信號。考慮室內外溫度變化,結合實際過熱和過冷度的變化范圍可進行預測控制以收到更好的效果。這里T1,T2既主管儲液量的控制又兼管過冷度、過熱度控制。當充灌量過多或空調負荷增大時,對應的冷凝溫度升高或蒸發溫度降低時,冷凝器中的積液量增加,過冷度((2<Tsh成5)增加,這時順序打開T1,T2,且要求T2的開度較T1小,起節流閥的作用,使儲液器與高壓聯通,保證儲液器能收積高壓液體。當過冷度下降接近下限時,順序關閉T2,T1,使儲液器里的制冷劑不在參與系統循環;當過冷度低于下限時,表明冷凝器中的積液量減少或系統需要的工質量增加,可能出現膨脹閥前有制冷劑蒸氣,此時順序打開T2,T1,且控制T1的開度小于T2,T1起節流閥的作用。在滿足過熱度控制的前提下使儲存的制冷劑由低壓端逐漸放入系統;當過冷度回升到下降時,再順序關閉T2,T1;當過熱度和過冷度都滿足要求時,T1,T2全都關閉使儲液器內的工質不再參與制冷循環。這樣就可以根據負荷與環境參數的變化實現循環工質量的動態控制,使系統的循環性能接近工況最佳充灌量系統的水平,排除了因充灌量不當而造成的COP下降的可能從而達到預期的節能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