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作為國際社會的一員,對于臭氧層保護工作一貫很重視。早在1991年就成立了由17個部委組成的國家保護臭氧層領導小組,1993年國務院批準了《中國消耗臭氧層物質逐步淘汰方案》后至1997年6月,我國共得到蒙特利爾多邊基金執委會批準的研究項目達210個,已淘汰臭氧層物質年消費量約2萬多噸。
上海理工大學是國內最早從事R-22替代研究的。從1993年10月起就開始用不同比例的R-32/134a二元混合物在窗式空調器中進行替代R-22的試驗。隨后于1994年10月起在上海市科技發展基金及江蘇春蘭(集團)公司資助下從理論及實驗兩方面較完整地對R-32/134a(30/70wt%)及R-32/l25/134a(23/25/52wt%)即R-407C在窗式空調器中進行了替代技術研究試驗工作.還得到了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浙江省氟化工技術研究所及杜邦公司、嘉實多公司的支持。經試驗研究及初步優化結果,用R-32/134a(30/70wtoo)替代R-22后,空調器的制冷量完全與R-22相當而能效比還優于R-22幾個百分點??照{器經長期運行考核性能穩定。該項目已分別通過上海市及江蘇省科委的鑒定。
廣東中山威力空調器廠與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合作,于1996-1997年發表了R-32/134a在家用空調器中替代R-22的理論與試驗研究文章,文章指出,當R-32/134a在某種組成比時空調器的制冷量、能效比可達到并優于R-22的水平.
對于丙烷在空調器中替代R-22的可能性上,上海紡織大學與上海通用機械技術研究所于1996年合作進行了試驗研究。試驗結果表明,空調器采用R-290后制冷量有所下降,而能效比有顯著提高,這與理論預測相仿。
此外,重慶建筑大學與深圳高等職業學院于1996年也從事過R-32/152a在空調器中替代R-22的試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