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器使用久了,會使制冷機產生一種不正常現象,就是系統的冷凝壓力比正常運行時高,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原因很多,需要我們一步步進行檢查,綜合分析。首先檢查壓縮機和其它輔機是否有故障而引起冷凝壓力升高。若經檢查壓縮機及其它輔機均正常,那末我們就可將注意力集中在冷凝器方面的檢查和分析上。在冷凝器上可能造成冷凝壓力升高有以下幾個方面:一種是冷卻水或冷卻空氣供應不足。這可用測量進出水或空氣的溫度差來檢查另一種原因是在冷凝器的傳熱壁面上粘結著較厚的污垢,造成制冷劑蒸汽通過冷凝器傳熱壁面向外散熱較慢。污垢就是冷凝器傳熱壁面粘結一層雜質一類的垃圾污物。而這污物的傳熱性能極低,阻止熱量向外傳遞,使冷凝器內的熱量不能及時向外排出,造成制冷劑的冷凝溫度升高。因此,我們需要經常給冷凝器進行排除污垢的維護工作。
水冷式冷凝器所用的冷卻水一般是自來水,其水源取自于江河湖泊,它們都含有一些雜質。一類是懸浮在水中的泥土,沙粒,動植物的殘余物;另一類是溶解在水里的空氣,其它氣體及多種無機鹽類物質,鹽類有鈣鹽與鎂鹽。當冷卻水在冷卻管中流動時,懸浮在水里的雜質一部分就會沉積在冷卻管上。同時,經與溫度較高的制冷劑蒸汽換熱后,水溫升高,一類溶解于水中的鹽類就會分解結晶而析出沉淀在冷卻管上,并粘結成水垢。時間長了,污垢越結越厚,使冷卻管通道越來越小,阻礙了冷卻水流通,造成傳熱惡化。同時,水垢的導熱性極差,它阻礙熱量向外傳遞,也要降低冷凝器的傳熱較果,造成熱量不能及時排出,冷凝溫度升高,影響制冷機的正常工作。為此,要定期清除水垢,一般規律是每2-3年清除一次,若冷卻水源為深井水或山水,就必須每年清除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