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縫鋼管的連軋荒管變形工具包括芯棒和軋輥,芯棒和軋輥的質量對連軋管的變形過程及荒管的壁厚精度有很大的影響。荒管的壁厚精度在某種程度上取決于芯棒的加工精度。芯棒的加T梢度包括外徑精度和表面光潔度,要求同一根芯棒沿其長度方向上的外徑波動量不超過0.1 mm.同一組芯棒的外徑差不超過0.2mm。對芯棒表面光潔度的要求是車削后應達到RaO.4~0.8μm;砂帶磨后應達到RaO.2~0.4μm上;鍍鉻層厚度為0.045~0.055mm。在實際生產過程中,一組新上線的芯棒基本上都能滿足上述要求。但隨著芯棒使用時問的延長,由于芯棒與荒管接觸時問的不同,軋制過程中,芯棒會沿長度方向產生不均勻的磨損,因此導致了芯棒沿長度方向的外徑變化,最終造成荒管沿縱向出現壁厚不均。


芯棒表面光潔度則是通過影響金屬的流動狀態而最終影響所軋荒管壁厚精度的。此外,一組新芯棒投人使用后,某些芯棒會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提前退役,為了維持正常的生產節奏,需要補充新的芯棒,這樣可能會造成同組芯棒之間的外徑相差過大,致使所生產的同一批荒管產生壁厚偏差。提高芯棒加工質量和避免新舊芯棒混用,能有效地減少因芯棒質量不符合工藝要求而引起的荒管壁厚不均。
與芯棒類似,軋輥質量對荒管壁厚不均的影響,也是通過影響無縫鋼管軋制時金屬的流動狀態而最終影響軋后荒管的壁厚精度的。某些機架中的軋輥軋槽嚴重磨損以后,軋輥孔型的橫截面面積增大,可能會造成金屬體積秒流最不等,從而導致荒管的壁厚不均;或者是,粗糙的軋槽表面增大了變形金屬的軸向流動阻力,由此增大了金屬的橫向變形而帶來的荒管壁厚不均。實際生產中,對芯棒和軋輥都制定了相應的質量標準,一旦芯棒和軋輥不符合質量要求,就要及時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