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在單位時間內所輸出的蒸汽量稱之為壓縮機的排量。排量是標志壓縮機工作能力大小的一個參數,也是計算產冷量的主要參數之一。壓縮機的排量是按吸汽狀態計算的輸出蒸汽容積,它的單位是以米3/時計。
影響壓縮機輸汽系數的因素有四個方面,下面僅就這幾方面作一個淺略的定性分析,以便我們今后在檢修裝配壓縮機時有所注意。
一、余隙容積的影響
前面已經提到,當活塞上移到上止點,排汽終了時,留在余隙容積內的小部分蒸汽是無法排出的。當活塞又復下移時,這小部分蒸汽就要膨脹,吸汽閥并不打開,壓縮機也不能馬上吸汽。要等這小部分蒸汽膨脹到低于吸汽腔壓力,吸汽閥片打開時,壓縮機才能開始吸汽。這樣,汽缸的一部分工作容積就被余隙容積內殘留的蒸汽膨脹所充斥占用,使汽缸實際吸汽容積有所減少。因此,在裝配壓縮機的活塞時,應使直線余隙控制在適當的范圍內,以減少余隙容積對排量的影響。一般壓縮機的余隙容積是汽缸工作容積的2-5%。
二、吸排汽閥阻力的影響
壓縮機在吸排氣時蒸汽就將在管道內流動,于是,在吸排汽通道外就有阻力產生。此外閥片的彈簧力、閥片的自重和閥片動作時的慣性力都對吸排汽產生阻力。阻力的存在勢必導致汽缸中的剩余蒸汽必須要膨脹到低于吸汽腔壓力時,吸汽閥片才能打開;或是汽缸中的蒸汽必須要壓縮到高于排汽腔壓力時,排汽閥片才能打開??梢姡牌y的阻力擴大了汽缸內吸排汽壓力的差距,而由于余隙容積的影響,就使吸汽量有所減少了。
三、吸入蒸汽被加熱的影響
蒸汽在汽缸里受壓縮時溫度要升高,同時,活塞在汽缸內往復運動,活塞側面與汽缸壁摩擦而產生熱量,這些都使活塞與汽缸壁的溫度上升。吸入的低溫低壓蒸汽流經吸汽腔,吸汽閥并與活塞頂部及汽缸壁相接觸,進行著復雜的熱交換。低壓蒸汽吸熱后溫度升高而膨脹,使吸汽量相應減少。
四、泄漏的影響
活塞與汽缸壁之間要有適當的間隙才能使活塞在汽缸內往復運動而不致被卡住。為了防止高壓蒸汽從間隙中漏向曲軸箱,活塞上部一般都裝有活塞環,d它不能完全杜絕泄漏,總有那么一小部分高壓蒸汽會從活塞環與缸壁間不密封的縫隙中漏出。此外,由于吸排汽閥關閉不嚴或關閉滯后也會造成泄漏。這些都會使壓縮機的排量減少。
上述四個因素的影響都是促使實際排量低于理論排量,而這四個因素影響的大小又和制冷系統中的蒸發壓力和冷凝壓力的高低有密切的關系。冷凝壓力的升高,·或蒸發壓力的降低,都會導致實際排量的減少。譬如:冷凝壓力上升,排汽溫度隨之升高,漏汽量也就增加,而且排汽終了時剩余在余隙容積內的高壓蒸汽在膨脹時所占據的汽缸容積也就增大,所以,吸汽量要相應減少;另一方面,若蒸發壓力降低,余隙容積內剩留的高壓蒸汽要膨脹到比原來蒸發壓力更低的壓力時,汽缸內方能開始吸汽,這樣膨脹過程所占據的汽缸容積就增加,吸汽容積減少了;與此同時,較低蒸發溫度的蒸汽與高溫汽缸壁間的溫差增大,吸熱增多,相應的膨脹量也較大,這就進一步促使吸汽量減少。因此,我們應在許可條件范圍內盡量降低冷凝壓力,提高蒸發壓力,以增加實際排量,降低壓縮機的功率消耗,提高運行的經濟性。
壓縮機制造廠往往把其壓縮機產品的排汽壓力、吸汽壓力與輸汽系數之間的關系,通過試驗繪成曲線,以供計算產冷量之用。圖4-4是一些氟利昂壓縮機的輸汽系數與壓力比的關系曲線(排汽壓力與吸汽壓力的比值稱為壓力比),曲線的橫坐標是壓力比,縱坐標是輸汽系數入。從曲線圖中可以看出,壓力比越大,輸汽系數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