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桿式壓縮機的工作是依靠嚙合運動著的一對陽轉子與陰轉子,并借助于包圍這一對轉子四周的機殼內壁的空間完成的。當轉子轉動時,轉子的齒、齒槽與機殼內壁所構成的呈“V99字形的一對齒間容積稱為基元容積(見圖7-3),其容積大小會發生周期性的變化,同時它還會沿著轉子的軸向,由吸氣口側向排氣口側移動,將制冷劑氣體吸人并壓縮至一定的壓力后排出。
圖7-4為壓縮機的工作過程示意圖。其中,(a),(b),(c)為從螺桿吸氣側(一般在螺桿上方)看所得的視圖,(d),(e),(f)為從螺桿排氣側(一般在螺桿下方)看所得視圖。
由圖可以看出,當一對螺桿嚙合旋轉時,每個基元工作容積的齒面接觸線,都隨著從吸氣端移向排氣端。在兩螺桿的吸氣側(圖中(a),(b),(c)所示的螺桿上部),齒面接觸線與吸氣端之間的每個基元工作容積都在擴大,而在螺桿的排氣側(圖中(d),(e),(f)所示螺桿下部),齒面接觸線與排氣端之間的每個基元工作容積都在逐漸縮小。這樣,使每個基元工作容積都從吸氣端移向排氣端。下面以圖7-4中所示某基元工作容積,說明壓縮機的工作過程。
1.吸氣過程
齒間基元工作容積隨著轉子旋轉而逐漸擴大,并和吸人孔口連通,氣體通過吸人孔口進入齒間基元容積,稱為吸氣過程。當轉子旋轉一定角度后,齒間基元容積超過吸人孔口位置并與吸入孔口斷開,吸氣過程結束。
2.壓縮過程
隨著轉子繼續旋轉,主動轉子和從動轉子的齒槽又構成一對新的基元工作容積,并且由于兩轉子的嚙合運動,基元工作容積不斷縮小,直到一對齒間基元容積與排出孔口相連通的瞬間為止,此過程稱為壓縮過程.
3.排氣過程
由于轉子繼續回轉,使基元容積繼續減小,氣體的壓力不斷增加,當陽轉子齒與陰轉子齒溝及機體上的排氣口相通(即基元容積與排氣孔口相通)時.即排出高壓氣體,從基元容積和排出孔口相連通起,直到兩個齒槽完全嚙合,基元容積約等于零為止,這是將壓縮后具有一定壓力的氣體從基元容積排至管道的過程,即排氣過程。
由上可知,兩轉子轉向互相迎合的一面,氣體受壓縮.稱為高壓力區;另一面,轉向彼此脫離,齒間基元容積吸人氣體,稱為低壓力區。高壓力區與低壓力區由兩個螺桿齒面間的接觸線所隔開。位于吸氣側的那一部分容積進行著吸氣過程,同時.位于排氣側的那一部分容積進行壓縮和排氣過程。因此,螺桿旋轉一周,每一螺旋槽便完成一次吸氣、壓縮及排氣工作過程。
以上討論了兩嚙合螺桿一個基元工作容積在一個工作周期中的全部過程,而整個壓縮機其他基元容積的工作過程是與之相同的,只是它們的吸氣、壓縮、排氣過程的先后不同。
由于螺桿式制冷壓縮機轉子的導程比轉子的長度長,同時一對陰陽轉子的旋轉速度又高(陰螺桿轉子的齒數即為參加“吸氣一壓縮一排氣”過程的容積對數),因此螺桿式制冷壓縮機的工作過程可視為連續而脈動小的工作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