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壓縮機的技術指標,和任何其他產品的技術指標一樣,都是用來從各種(如結構、性能 、使用等)用數量的形式來說明本身完善性和先進性所達到的水平。它可以用以進行同類型壓縮機的對照比較,亦可供用戶單位在選用制冷設備時作參考。下面僅介紹幾個常用的制冷壓縮機技術指標。
一、產冷量 (或制冷量)
制冷壓縮機的工作能力大小是以產冷量Q0來衡量,單位是千卡/時,因此,它是制冷壓縮機最主要的技術指標之一。
從對制冷壓縮機運行特性的分析中,我們已經知道,壓縮機的產冷量不變的,它是隨著制冷系統的工作溫度(蒸發溫度和冷凝溫度)的不同而變化的。例如:同一臺制冷壓縮機,用于空氣調節時,蒸發溫度一般在5℃左右,而用于制冰時,蒸發溫度一般在-15℃左右。可見,用作空調時,壓縮機的產冷量將遠較用作制冰時為大。如此,則顯而易見,要者明一壓縮機的產冷量,還必須要同時指出它制取這么多冷量時所處的工作溫度,通常稱之為工況,不標注工況的產冷量是無法進行比較的。
為了便于比較壓縮機的產冷量大小和供用戶選用的方便,有必要規定統一的工況條件來標志壓縮機的性能。因此,在制冷工程中,根據制冷壓縮機應用的溫度范圍不同,規定了兩種統一的工況:標準工況與空調工況。
必須指出,上述工況的規定只是指出一個統一的標準來標明壓縮機的產冷量,并供其他工況特性計算之用,但這并不意味著壓縮機只能在這兩個工況下運轉。實際上,單級壓縮機只要在表所列的工作條件范圍內,可以任意改變工況運行,但相應的產冷量和軸功率也要改變,這可根據實際工況從壓縮機的性能曲線上查出。
二、制冷壓縮機的單位功率產冷量
壓縮機的產冷量Qo與它所消耗的軸功率N0之比稱為單位功率產冷量K0,即K0=Qo/N0,其單位為千卡/瓩小時。同樣,K0值也有標準工況、空調工況等之分。它表明一臺壓縮機每消耗一瓩小時電力(俗稱一度電)所能生產的冷量,因而是用以表征壓縮機在動力消耗方面經濟性的一個指標。在相同工況下,它的數值愈大,則經濟性愈高。
三、制冷壓縮機單位重量產冷量
制造壓縮機所用的金屬材料是以鋼鐵為主。從節約的原則出發,我們總希望壓縮機的材料耗費節省些,產冷量大些。單位重量產冷量就是用以衡量壓縮機在材料利用方面合理程度的一個指標,它等于壓縮機標準產冷量Qo與壓縮機總重量G的比值KG,KG=Q0/G。
該比值表示壓縮機每公斤材料所能制到的標準產冷量,其單位是千卡/公斤小時。KG大,就是說生產一定冷量所消耗的金屬材料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