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脹閥的流量是與制冷設備所需的蒸發溫度下的制冷量相適應的。一般來說,制冷設備在安裝調試時,膨脹閥的流量已按規定的吸汽過熱度,調整到制冷系統所需的蒸發溫度范圍內,在正常運行中,會根據冷凍室內熱負荷的大小而自動調整其流量。如果因系統的某些原因使制冷系統的工況發生變化,如壓縮機的排量下降,冷凝溫度的偏高,系統充注制冷劑量的變化(檢修時添補)等,都會引起膨脹閥的流量超出自動調節范圍,這時,就必須進行人工重調整。
蒸發壓力過高但又降不下來,則說明蒸發溫度高,冷凍室內溫度就降不下來。要使蒸溫度下降,只有重新調整膨脹閥。但不能調得過低,過低會使冷凍室制冷量不足,也使冷凍室的溫度降不下來,這時要再重調膨脹閥。
膨脹閥流量的大小,可以根據吸汽壓力表所反映的蒸發壓力變化,并觀察吸汽管的結霜變化情況來進行判別。蒸發壓力過高,白霜又結到吸汽截止閥處,表示膨脹閥的流量過大。反之,蒸發壓力過低,白霜結不到吸汽管,則表示膨脹閥流量過小。但要注意,判斷蒸發壓力的高低,只有當制冷設備連續運轉相當長的時間(至少1小時以上),其蒸發壓力不變化或變化很小,而且冷凍室內的熱負荷變化不大的情況下才是正確的。
調整膨脹閥時,每次旋轉閥桿1/4-1/2圈,運轉20分鐘左右,觀察吸汽壓力變化情況。若吸汽壓力仍無變化或變化不顯著,可再調節閥桿。
調節膨脹閥的過程是校驗制冷機的主要過程,要在運轉中仔細地邊調節邊觀察,急于求成是調不好的。若一下子把膨脹閥孔調得過小,流量急劇下降,蒸發壓力下降過多,反而會使降溫速度減慢,甚至達不到規定的溫度。膨脹閥每調節一次后所以要等20分鐘左右的原因,是因為冷凍室內的熱交換和膨脹閥溫包處的過熱度需要經過一定時間才能反映和動作。